2022-01-25 14:09:25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gs.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甘肃公务员考试网提供以下公务员考试信息:华图教育发布: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关注公众号:甘肃华图(gshtjy),获取更多资讯!
1992年,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究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2)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3)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1)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本质要求。
(2)实现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3.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同等富裕,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和收入分配的平等、平均,就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关系上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3.发展才是硬道理
1988年5月,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提出:“执政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明确将发展确定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题】
1. (单选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 实现共同富裕
B. 解放发展生产力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判断题)部分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发展过程。(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多次强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逐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纵向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客观的物质积累过程,需要分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横断面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帮助和带动更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富裕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故本题判断错误。
3. (单选题)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案】C【解析】邓小平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由此可见,邓小平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改革开放理论的相关知识。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开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安徽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生产队达93%。1984年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在这期间,对外开放逐步展开。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五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市设置经济特区。
(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1.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就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3.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4.党的十七大以来,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5.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没有改革,我们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
发展是目的。改革和稳定说到底都是为了发展。在当代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稳定是前提。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国家处在动荡之中,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再好的愿望也要落空,再好的计划、方案也无法实施。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例题】
1. (单选题)习近平指出,(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顶层设计
B. 改革开放
C. 整体谋划
D. 创新发展
【答案】B【解析】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单选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应该坚持的立国之本是( )
A. 科学发展观
B. 以经济建设中心
C. 改革开放
D. 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D【解析】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疫情影响下,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理一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但它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除了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它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1.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例题】
1. (单选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下列有关计划与市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C.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D.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者没有区别
【答案】D【解析】市场经济的实质: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计划经济的实质: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因此D项二者没有区别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当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日趋完善。我国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 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客观要求
D. 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解析】生产决定分配,故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故A观点正确,B、C、D均不是根本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大优势。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
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三)依法治国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
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对于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政体是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对于政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民则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政党制度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2.政党制度的专门机构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专门机构。它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的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民主自治。
基层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例题】
1. (单选题)李 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因为(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B. 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关注民生
C. 实现公平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体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AC选项本身是对的,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当前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故B选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其中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
A. 农民阶级
B. 工人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知识分子
【答案】B【解析】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单选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 )
A.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建立多党制
C. 实行三权分立
D. 建立议会民主
【答案】A【解析】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考试中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科学内涵,基本原则,主要措施三个方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会会这一部分的考点。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
2005年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问题,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
3.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4.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切实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公平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1.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1)全覆盖,就是要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实现最广泛的覆盖。
(2)保基本,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
(3)多层次,就是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4)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
2.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例题】
1. (单选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 解放思想
B. 改革开放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答案】D【解析】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
A. 民主法治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B. 理想信念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 民主法治建设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
【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3. (多选题)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速度
B. 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需求结构性改革
C. 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人和物并举,促进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同步发展
D. 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测
【答案】ABC【解析】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节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细数一下这一模块的重要考点。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的总体要求,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推动科学发展、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1.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实行分类管理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3.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三)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做出了全面部署,确定了资源节约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1.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2.加强资源保护。
3.大量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以及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体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立法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现行生态保护法的基础上,逐步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而建设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
(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是维护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体制机制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要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
2.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3.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4.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例题】
1. (多选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人民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的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这一红灯警示我们( )
A. 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刻不容缓
B.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可调和
C. 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无法治理的地步
D.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答案】AD【解析】随着雾霾现象等环境问题凸显,表明我们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A项正确;但是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不是不可调和的,B项错误;C项明显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项。
2. (多选题)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速度
B. 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需求结构性改革
C. 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人和物并举,促进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同步发展
D. 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测
【答案】ABC【解析】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节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一模块的重点。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2.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3.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4.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条所载明的"设立特别行政区",指的就是实行"一国两制"。这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5.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国”就是要维护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在国际上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二)两制并存
两制并存就是在坚持“一国原则”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三)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实行高度自治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要保障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澳门、台湾依法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除外交事务和国防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在国务院授权下,可以在经济文化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此外,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四)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和既定方针,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可以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五)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国策
祖国的完全统一,是祖国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愿望,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是权宜之计。
全面准确把握和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首先,必须全面把握这一方针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台湾长期繁荣稳定。其次,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以及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充分考虑照顾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例题】
1. (单选题)祖国大陆和台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 一国两制
B. 不统不独
C. 互利共赢
D. 九二共识
【答案】D【解析】“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其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需要两岸同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不断维护和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制定实施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当今世界时代的潮流是( )
A.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C. 建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A【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时代的潮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3. (单选题)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同胞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这段话说明,在爱国主义这个问题上,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是( )
A.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B. 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的一致性
C. 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政府的一致性
D.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答案】D【解析】ABC项,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D项,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国际旧秩序的实质。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当前的国际战略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
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里对国际关系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世界多极化新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它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集中反映。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2004年,胡锦涛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争取到的根本权利,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立场。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与国之间应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它是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作为根本出发点,对国际关系中尤其是双边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的高度概括。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先决条件和基础,是构成五项原则的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补充,是实施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实现前四项原则的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含了处理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关系的原则。
(三)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
【例题】
1. (单选题)作为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人,周恩来在建国前就明确指出“我们愿意和一切以平等待我之国家合作”,“经济上,有买卖就做,国际贸易要开展,这是于双方都有利的”,但“不要置身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之下”,“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这表明新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坚持的基本立场是( )
A. 独立自主
B. 和平友好
C. 互惠互利
D. 保持中立
【答案】A【解析】独立自主指的是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题干中“不要置身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之下”“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表明新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坚持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我国倡导并奉行的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是( )
A. 互不侵犯
B. 互不干涉
C. 平等互利
D.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D【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建立和发展国家正常关系的先决条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3. (单选题)新中国外交实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合则强,孤则弱”“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体现出中国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是( )
A. 独立自主
B. 睦邻友好
C. 和平发展
D. 合作共赢
【答案】D【解析】“合则强,孤则弱”“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都说的是合作问题,所以我国新型国际关系是合作共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中经常出现的混淆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典型命题一直是考生头疼的对象。今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相关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一)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二、加强党的建设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里讲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集中反映了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充分说明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2.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4.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5.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指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例题】
1. (单选题)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 )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A. 思想建设
B. 作风建设
C. 政治建设
D. 组织体系建设
【答案】D【解析】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在治理政府的全部活动中,必须要做到( ),它是我国执政初心,立党之基,是我们当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A. 为了一切人民
B. 一切为了人民
C. 一切依靠人民
D. 一切由人民检验
【答案】B【解析】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的执政初心、立党之基,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单选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指的是( )
A.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B.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C. 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D.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A【解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九十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今天小编带大家具体认识一下八个明确。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例题】
1. (单选题)习近平指出,(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 顶层设计
B. 改革开放
C. 整体谋划
D. 创新发展
【答案】B【解析】,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 多党合作制度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民主集中制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单选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A.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 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C. 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A【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编辑:干饭人)上一篇: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贴心微信客服
Q群福利小灶
下一篇:没有了